疫苗灭活剂 β-丙内酯

2021/3/15 15:22:40  作者:上海腾准生物


 β-丙内酯(BPL)易水解,无残留,水解后无危害;可直接作用于病毒或病原物核酸,作用于病原体DNA或RNA,改变病毒核酸结构达到灭活目的,而不直接作用于蛋白,且灭活效果理想,灭活时间短,能缩短疫苗生产周期。因此,自1984年β-丙内酯作为狂犬疫苗灭活剂使用以来,已成功并广泛地应用于多种人和动物疫苗的生产。β-丙内酯也作药物、树脂和纤维改性剂的中间体,其衍生物β-巯基丙酸是PVC稳定剂和医药的原料。

 
特点:
1.直接作用于病毒核酸,保持免疫原性,强灭活效果。β-丙内酯(BPL)直接与病毒核酸作用,而不作用于壳蛋白,不破坏病原体的免疫原性。
2.极易水解,无残留,并且水解产物无毒无害。大剂量β-丙内酯(BPL)虽是一种致癌物,但极易水解,在37℃水浴水解2h后消失,其水解为无毒性的人体脂肪代谢产物β-羟基丙酸。另外,由于其能在疫苗液体中完全水解,不必考虑在成品疫苗中的残留。
3.灭活时间短,缩短了疫苗的生产周期。仅需2小时β-丙内酯即可完全水解,灭活时间短,从而显著地缩短了疫苗生产周期,提高了经济效益。
 
 
CAS:57-57-8
分子式:C3H4O2
分子量:72.06
纯度:≥98%
储存条件:-20℃远离火源,密封,避光,通风,干燥
 
灭活是指破坏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,但尽可能避免影响其免疫原性或破坏血清中补体活性的过程。常用的灭活剂有甲醛、β-丙内酯(BPL)或其他有效灭活剂。甲醛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的致癌物质。其既可作用于病毒含氨基的核苷酸碱基(如A,G,U),又可作用病毒壳蛋白。作用于病毒壳蛋白时,易使蛋白质发生交联或病毒颗粒聚集,不能再作用于壳蛋白内的核酸。这样,病原体蛋白的抗原性会遭到严重破坏,并可能有病原体存活;用甲醛灭活时间长,一般需要在37-39℃处理24h以上或更长时间。并且灭活的效果易受温度、pH、浓度、是否存在有机物、病原体的种类和含氮量等因素影响,在研究中应引起注意;残留的游离甲醛,若随疫苗注入机体后,会产生制激性反应。
  商品名称 Cas号 分子式 MDL号  
β-丙内酯 57-57-8 C3H4O2 MFCD00005169 我要购物
上一篇:锂类试剂 
下一篇:指示剂